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马尔康市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11
字体:
访问量:
来源:马尔康市司法局
分享到:

2019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下,在州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下,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指导,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推动形成自觉依法行政、主动接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谋划部署,夯实建设基础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市政协分管副主席、让古寺寺管会主任、草登寺寺管会主任为副组长,市级各部门负责人、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司法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对科学民主决策、行政执法监督、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作出了具体指示。在政府党组会、常务会上专题研究部署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清单。市政府制定印发《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马尔康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解决了“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的问题。制定了《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责任书》,将各项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工,细化为20项工作内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全年工作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

聚焦政府自身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行政审批、民生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加强制度建设,扎牢“制度笼子”。2019修订完善《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事决策规则》,制定出台《马尔康市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办法》《马尔康市项目资金专项资金审批权限规定》《马尔康市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暂行办法(修订)》《马尔康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马尔康市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马尔康市财政性资金对外借款管理办法》等办法,严格执行《关于推进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自建”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自建”管理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自建”程序的实施意见》等规定,规范政府及其部门的行为。

(三)完善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

⠼/span>1.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令第713号)《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事决策规则(修订)》,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五大法定程序,如在旧城改造、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决策中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决策,促进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行政决策的公信度、执行力和满意率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2.坚持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参谋作用。法律顾问在我市重大行政决策,信访事项处理,规范性文件审查、政府合同审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政府法律顾问全年出具法律意见书31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市卫生健康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信访局等单位聘请的法律顾问积极为其决策、执法等活动提供法律意见,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四)学法普法活动深入开展

坚持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纪学法制度,先后学习了《优化营养环境条例》《重大行政决策暂行条例》《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规章、党规党纪及规范性文件,常务会议学法从未间断。全面开展“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以“法律政策七进”为抓手推动工作纵深开展。全年共开展学法用法考试53次,参考3950人;法治专题培训81次,培训11604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60场次,受教育101661人次;会前学法专题学法229次;发放普法读物54种,6083册;普法用品21种,发放3132件;发布法治微信21条;创编法治文艺作品12件,播出电视法治节目8期,建立法治宣传栏39个;在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牵头部门结合12.4”宪法日、“3·8”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各种主题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组织全市开展各类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以法治文化阵地为抓手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法治宣传专栏、法律图书角、法治文化走廊、法治文化墙、LED电子显示屏进行法治宣传。同时,充分发挥阿坝州禁毒教育基地马尔康禁毒馆、马尔康市人民检察院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法治教育基地作用,面向广大州市机关干部、青少年学生、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开展生动地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五)强化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清理及重大合同的审查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各部门提请市政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都要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一律不得上会研究。对机改中涉改单位的“三定方案”、《马尔康市农村安全饮水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马尔康市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实施方案》《马尔康市项目资金专项资金审批权限规定》等56件规范性文件草案或制度进行审查,累计提出修改意见建议52条,接受法律咨询50余次。2019共审查《四川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库区S453线复建公路工程代建合同》《大渡河金川水电站格江寨子安置点基础设施及外部配套工程委托代建协议》等合同20件,从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合同的条款是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约条款的约定是否合理,是否能切实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审查。

(六)深化改革,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精简行政权力事项。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情况,动态清理调整行政权力清单,科学编制行政权力目录,切实维护行政权力清单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经清理,行政许可事项调整为259项。二是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划转一批”的原则,拟定《马尔康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行政审批联席协调机制、衔接配合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审监互动机制、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机制等作了规定,科学界定拟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171项,待市委、市政府审定批准后实施。三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涉及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体系,再造审批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20个工作日以内。四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专业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对接,梳理“四办”清单、“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办”清单,已实现市场监管、税务系统与一体化平台对接,全市最多跑一次率达到95.21%,全程网办率达到97.58%。五是建立“专业服务机构超市”。按照“零门槛、零限制”原则,建立“专业服务机构超市”,提高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政府投资项目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便捷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六是将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财政、计生、国土、农林牧水、民政、劳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50余项事项全部纳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理(代办),切实解决群众多头跑的难题,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的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

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制定《马尔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紧扣“一城一市三地”发展战略,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按照程序简化、便捷高效、规范统一的原则,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全面实行“三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采取“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模式,办照时间缩减为13个法定工作日。

3.开展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按照省委《市县机构改革总体意见》要求调整优化市县党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新组建自然资源局等9个部门,重新组建和优化2个政府部门,优化调整了18个党政机构,改革后市政府机构总数29个;同时,统筹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下发了涉改部门(单位)“三定”规定,明确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4.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贯彻落实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改版升级政府门户网站,优化“政务”公开栏目,政府规划计划、统计公报、人事任免、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等做到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5.创新社会治理。以“三反两防”工作为主线,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系统治理,加强源头管理和社会面管控,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发展软环境治理,强买强卖、强拉强运、随意阻工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开展违建拆除,巡查全市违法建筑60户(包含卓克基镇、松岗镇、马尔康镇),下发责令停止建设执法文书58份、拆除违法建设催告书20份,限期拆除36份。全年行政处罚立案2起,处罚金额共计390余万元,成功处置电话举报违建案件3起。开展“住改商”整治工作,对摸排出的“绒兴家园、老车站、粮贸大厦”92“住改商”进行了全面整治,对全市住宅小区房屋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性质进行了核查和统计,要求各物管企业严格按照《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履职到位,对擅自改变房屋使用性质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并及时举报。相关部门依法及时进行查处,确保小区管理规范有序。开展非法砖厂整治,全市28家砖厂已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现场督导指出的整改要求逐一落实整改。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市水务局出动执法巡查100余次,出动巡查人员300余人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制砂行为1起,拆除非法制砂机具1台,依法取缔砂场加工点1家,现场制止违规侵占河道行为1起。下发《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关于依法整治非法采砂及非法制砂、制砖场的通告》138份,63家非法砂石加工点已全部关停,依法撤除砂石加工点43家,已清理撤除8艘抽砂船舶;下发《关于临时性砂石(弃渣、建渣)加工场配置的通知》,组织各乡镇及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尽快配置临时性砂石加工点满足砂石供应。开展街面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城市管理,治理冒店经营、占道经营,规范流动摊贩,彻底整治自产自销市场,深入开展市场治乱工作,办理各类行政处罚案件80件,一般性行政处罚案件77件,罚没收入42万元。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消除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对辖区内国省干线公路开展非公路标志牌的清理整顿工作,清除废旧广告牌、非公路标志牌300余处,清理公路挡墙、电杆、桥墩等喷绘小广告700余处,规范通村口指示标牌5处。拆除辖区内国道248线沿线破旧及损坏的公路标识标牌22套;新增安装悬臂标志75套、单柱标志(附着式)26套、公里桩144套、更换反光膜6平方米。

6.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各项工作,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守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红线,进一步强化环境风险管控,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划定了茶堡河、绰斯甲河、梭磨河河道治理保护范围,制定《总河长制运行规划》继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加强鱼类重要生存环境保护,对特有鱼类种群和鱼类资源进行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条例以及有关林业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加强森林、草原管护,严防森林、草原火灾,严禁滥伐,批少伐多、批少用多;加强植被、地表的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好生态植被修复工程;加强山洪沟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水域环境整治,聚焦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侵占河道弃渣乱倒、乱堆乱放等乱象,加大处罚力度。

7.民宗事务依法管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推进依法治寺。坚持定员管理、持证住寺,把好僧人入寺关,严格规范佛事活动管理、寺庙工程建设管理、寺庙财务管理,寺庙管理进一步规范。

(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持续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全面清理部门执法资格和执法依据。由于机改后,政府各部门职能进行了调整,开展部门执法依据清理,厘清了部门执法权限、执法资格,全市34个部门和13个乡镇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严格按照《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四川省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和《阿坝州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人员需参加“互联网+”培训考试和州司法局组织的统一考试,才能申领、年审行政执法证。机改后,因执法单位职能调整,人员转隶,对全市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大换证”,涉及换证执法主体25个,执法人员309人(其中:办理行政执法监督证8人,新办执法证14人,换办执法证287人)。截止目前对法律援助案件16件、 公证援助案件12件及代书等进行了集中评查。配合州司法局开展劳动仲裁案卷评查。

(八)采取多种渠道,依法化解纠纷

1.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坚持《马尔康市领导大接访制度》《马尔康市信访案件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了层层有人接待,级级有人办理。全面启动“两联一进”群众工作,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对苗头性、行动性、预警性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提前排查、摸底、介入、处理,有效倾听了群众呼声,回应了群众关切,解决了群众困难,化解了矛盾纠纷。坚持在“法治轨道上”调处矛盾纠纷,依法处置违法信访案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全市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维稳形势不断好转。严格执行月报告制度,逐级落实“四定六包”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从严从实推进“联户联情”工作,深入开展依法逐级大走访,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处理信访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公平正义。深入重点工程建设、“三山一界”、移民搬迁、涉军等重要领域,狠抓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市各乡镇(部门)共排查矛盾纠纷334件,已调处矛盾纠纷333件,调处率达99.7%。

2.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化解行政争议。一是完善了行政复议工作平台的后台基础建设,录入市政府复议相关人员的信息资料,指导督促负有行政复议职责的政府部门的平台建设和案件的录入。二是认真开展《行政复议法》的宣传活动。向各单位下发了学习宣传通知,贯彻“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广泛开展行政复议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等活动;制作宣传册并发放到各乡镇及群众手中。三是依法保障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权利,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决定书中正确告知相对人行政复议权利,明示复议机关和申请时限。2019年,未收到行政相对人因不服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行政复议。

(九)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督促开展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根据州委依法治市办的要求,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工作,明确了4大督察要求,梳理出了22项督查内容。对22个市政府部门进行督查。发现了个别单位的领导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重视,职工认识不到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平时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培训,规范执法等改进办法。

(十)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市政府就“十三五”规划》、贯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情况、关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等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了专题报告,接受审议。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件,政协委员建议38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4.3%。二是自觉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细化分解“两个责任”,全力抓好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各乡镇、市级部门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财政借款、划拨用地、债权债务、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进行了专项清理、规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巡察监督和民生领域专项治理,重拳惩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是自觉接受审计监督,2019年,累计组织实施审计项目16个,完成16个,审计资金总额达到148621万元。四是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形成了双赢多赢共赢良好格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健全行政应诉工作责任制,提升行政应诉人员素质能力,防止因应诉不当导致行政案件败诉。五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全年及时办理州委书记信箱13件、州长信箱13件、市委书记信箱25件、市长信箱27件、群众来信来访38件、网上信箱118件,均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和回复,办结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服务的深度、广度、质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二是一些乡镇和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不强,缺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缺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一线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四是司法行政机关从事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人员能力素质不能适应现阶段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建议上级机关进一步加大机关人员培训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全面建成法治政府实现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仍将任重道远,市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监督考核,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下一步,市政府将着重抓好下列工作:一是加强面向人民群众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提高全社会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二是强化法治培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执法业务学习培训,逐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三是要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进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结合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要及时约谈、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四是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按照《马尔康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马尔康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要求,市政府部门和各乡镇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细化措施、抓紧抓实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与单位日常工作、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检查等工作相结合,确保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上台阶。


责任编辑:马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